以下文字敘述擷取自網路:



關於元宵節的由來,說法很多,但根據史籍,一般認為元宵節開始於西漢時期。


相傳漢文帝是在大將周勃戡平「諸呂之亂」後即位稱帝的,而戡平的日子剛好是 正月十五,因此每逢 正月十五 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,與民同樂,以示紀念。




在古代正月又稱為元月,稱夜為「宵」, 正月十五 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,所以,漢文帝就把它定為元宵節,又稱「元夜」或「元夕」。


而在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,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,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,無論是伐南越、得天馬,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,在 正月十五日 祭太一神最隆重,從黃昏開始,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,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,從此形成了 正月十五 張燈結綵的習俗。



 


 


另外,依照佛教說法,東漢明帝時僧道於 正月十五日 會集於洛陽白馬寺鬥法,由於佛教勝利,明帝便下令於 正月十五日 前後,在宮廷和寺廟中張燈結綵,不論士族庶民,一律掛燈,表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,從此,元宵節張燈,既成為佛教禮儀又成為民間習俗。



唐朝後,由於在這一天可以張燈為戲,所以又稱「燈節」、「燈夕」。


 


 


 


至於元宵節的由來,本省民間傳說:二千年前,佛教傳入我國,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,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飛舞,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,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,十分恐慌,於是紛紛點火把,照亮天空,找尋天神!



自此以後,雖然看不見天神,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,相延成襲,就變成一種風俗了。


 


 


 


另外,元宵節的由來從道教的觀點,上元節是延襲道教的陳規而來的。


唐代以後有所謂的「三元日」,即上元日(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)、中元日(地官赦罪日 農曆七月十五日)、下元日(水官解厄日 農曆十月十五日)


而「三官」指的是,天官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元陽紫薇大帝(堯德配天)、地官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清元虛大帝(大舜耕地)、水官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(大禹治水)


傳說三元日,恰好是三官大帝(俗稱三界公)的誕辰,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、命運氣數,人們為了祈求賜福,所以在「上元日」,既張花燈,也拜三官。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、禳災、袪邪,進一步強化,成為民間最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。



以上就是元宵節的由來.最後祝福大家在元宵節,都能欣賞到美麗的花燈,吃到好吃的湯圓~元宵節快樂的啦…哇哈哈哈哈哈...OVER




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豆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